智慧机场 热点透析

多维度解码智慧机场

2015年,我国相继出台了《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和《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虽然还面临着诸多技术与机制上的制约,但信息新技术正在改变与重构诸多行业。随着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发展,“智慧机场”(Smart Airport)被认为是解决或缓解当前机场业务规模大、运行主体多、运行状况复杂、航班延误频发、公众关注度激增等行业问题的手段。

智慧机场(Smart Airport)这一概念的提出已有时日,但业界对其定义尚未达成共识,其中主要原因是: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迅猛,不断有新的理念和技术应用于机场,这使得智慧机场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更新和扩展;机场是一个涵盖多类人员与空间的巨型复杂基础设施,且对智慧机场认知的侧重点不同。

与旅客相关的工作人员会把智慧机场与移动互联网的应用、自助化设备的推广、各种旅客交互APP及社交平台的搭建等相关联;飞行与航班运行保障人员则会把智慧机场与航空器状态的实时监控、飞行区的智能化安全管理等相关联;机场信息技术人员则会把智慧机场与IT设备设施及信息处理架构的更新,如各类民航信息系统的整合、云计算与大数据平台的部署等相关联。

本文拟从运行、服务、安全和商业经营等几个业务维度对智慧机场进行剖析,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智慧机场体系。

高效运行

从航班的运行保障看,机场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需要处理的信息与数据具有海量化、异构化、高速化的特征,机场管理方需要高效实时地对信息进行价值挖掘以提高运行效率。如图1所示,以一个航班的全流程保障运行为例,航空器会涉及到着陆、进港滑行、进港站坪保障、出港站坪保障、出港滑行等流程;旅客会涉及旅客进港、进港边检、楼内摆渡、出港旅客值机、旅客分流、自动捷运(APM)摆渡、出港边检、旅客安检、登机、出港远机位摆渡等流程;行李会涉及进港行李机下保障、进港行李运输、行李提取、出港行李下传、出港行李分拣、运输、出港行李机下保障等环节;公共交通流则可能涉及到快轨、大巴、出租车等交通方式,还需考虑楼前交通状况、停车场状况、机场高速状况等多方面因素。

640

针对如此繁多的运行流程、保障区域,机场运行管理部门需要采集关键环节的数据、评估关键流程的效率、感知区域及全局的态势,从而真正做到智能化运行。

从航空器地面保障看,机场协同决策(A-CDM)在近几年得到了国际上的普遍认可,截至2014年欧洲已有40多个机场推行了A-CDM,较好地实现了机场运行、中央流量管理单元(CFMU)、空管、航空器运营和地勤保障的信息共享与整合,国内已有包括首都机场在内的多个大型机场开始利用A-CDM大幅提高了运行效率。

从未来智慧机场的整体运行看,除了A-CDM,还需从更广的范围、更多的信息源进行数据的融合与处理。以旅客保障为例,对于机场整体旅客保障体系,还需要综合考虑航班时刻的合理性、机场安检现场的压力、旅客登机的效率、行李的迟运率、公共区的拥堵率等状况。

如图2所示,未来的智慧机场将对机场全流程、全方位的航班流保障运行态势进行感知和预警,从而为运行保障部门提供资源动态调整和优化,并更加主动地为旅客提供运行信息与帮助。

提升服务

机场对旅客的关怀与服务,主要体现在自助化和柔性化服务两个方面。

自助设备是智慧机场的一个重要方面,现代的射频识别(RFID)与近场通信(NFC)等技术使得自助值机、自助行李托运得到迅速的普及。如图3所示,以一个完整的旅客离港流程,针对值机、行李托运、证件核对、改签中转、登机和行李追踪等多个环节,均可实现或部分实现自助化。当前,欧洲机场的自助设施部署较为成熟,近年来国内大型机场也都在加大该方面的投入,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方面,旅客通过自助化设备增加了办理关键业务的灵活性,极大地提升了旅行体验;另一方面,各类自助设备将有助于机场管理部门将人力、场地等稀缺的资源投入到最需要的环节,从而大幅提升机场各个环节的效率,优化机场资源的利用率。此外,各类自助设备将作为旅客关键信息(如行李信息、安检信息等)的采集装置,从而成为构建面向旅客服务的智慧机场大数据体系的重要信息源。

640

柔性化服务是智慧机场服务的另一个显著特点,这也是大数据与“互联网+”为民航服务业带来的最大优势之一。智慧机场的柔性化服务体现在通过各类技术对旅客个体信息(如航班信息、旅客基本信息、旅客位置信息、历史飞行信息等)进行集成与挖掘,以提供精准合体的服务。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与相关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机场开展柔性化服务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例如,针对旅客位置的定位,如果仅仅单一的基于电信运营商基站,或航站楼无线接入点,或室内监控,都无法实现旅客位置的精准定位,而近年来通过基于低功耗蓝牙iBeacon的新技术则可实现米级甚至亚米级的定位,这就使得机场基于位置信息(LBS)对旅客的服务可以更加个性化与多样化。如图4所示,机场航站楼管理部门可以提供个性化的楼内引导与推荐,推送个性化航显提醒、机场资源概览等;机场安全与资源管理部门则可以通过对航站楼内人群的集体密度分析为旅客动态推荐安检通道、登机口等资源;行李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对行李射频标签的全流程追踪大幅提升行李准确运送率与旅客行李提取的效率等,真正实现机场服务的完备化、及时化和精准化。

640

安全安保

对安全与安保的高标准要求是民航运输业的重要特征,也是智慧机场的重要内容,下面从空侧与陆侧两方面对智慧机场的安全与安保进行解读。

如图5所示,在空侧方面,机场的一切工作以保障航空器安全为核心,物联网(IOT)会作为各类信息获取与整合的重要手段。通过空管数据、数字视频监控(CCTV)数据、场面雷达数据、航空公司运行报文数据、A-CDM系统数据、自动泊位与引导数据、飞行区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客桥管理数据、跑道异物(FOD)监测系统数据、围界安全监控数据、站坪车辆调度系统数据等多源异构信息进行实时的获取,以实现对空侧安全的预警监控,再通过相关数据的整合挖掘,实现对航空器滑行效率、站坪保障能力、跑道运行饱和度、跑滑结构的智能化评估与优化建议,从而实现高效的综合安全保障与合理的资源配置布局。

640

而在陆侧方面,智慧机场将通过对航站楼视频监控(CCTV)数据、旅客值机信息数据、安检系统数据、行李系统数据、航显数据、AODB集成系统数据、离港系统数据、呼叫中心(Call Center)数据、旅客互联网舆情数据等的集成实现安全预警,有效避免不安全事件的发生。需要指出的是,以往航站楼及公共区因为人群与车流密度相对较小,安全隐患也较少,但近年来随着旅客密度的激增(如当前首都机场平均每天旅客量将近25万人次),如何智能化地实现对人流与车流的安全管理是智慧机场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

而对于机场安保方面,智慧机场侧重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如各类人工智能、模式识别(人脸识别、生物识别)等技术实现对恐怖信息的监测。通过实时视频分析,自动化地对旅客异常行为、表情、穿着进行识别以起到预警作用。在大数据时代,需要从互联网舆情对旅客的异常情绪及不安全隐患进行甄别,如通过对航站楼内人群社交媒体信息的采集并进行旅客情感分析,通过对公共互联网敏感词的抓取进行恐怖袭击预警等,这些也是智慧机场在Web2.0时代乃至未来的Web3.0时代安保信息整合的重要领域。

商业管理

可以预见,传统的机场特许经营模式将在“互联网+”时代面临颠覆性的变革。

智慧机场的商业模式将把机场作为接驳入口,将传统的机场线下商业与互联网结合在一起,实现线上和线下资源、客流、信息、业务的互通,最终成就机场线上与线下商业的融合发展。与其他商业形式相比,智慧机场商业具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机场具有货运中枢和配送物流的天然优势,可以顺利地实现在A地机场完成对B地的产品的体验和在线支付,到达目的地后再进行配送;其次,对比其他商业模式,机场作为旅客的必然经过地,比传统实体商业具有更高的到达率,而又比传统电子商务具有更多的可体验性;第三,半虚拟的体验式商业模式将大幅提升机场商业资源的空间和利用率,使航站楼这个“寸土寸金”的空间得到复用与提升。因此智慧机场的这种“半虚拟、半现实”的商业模式将为机场的非航业务带来大幅提升。

如图6所示,未来智慧机场的商业将构建机场的泛在会员体系,以航站楼商业为入口,借助互联网实现餐饮、零售、停车、娱乐等资源的整合,真正使机场成为城市中重要的体验和休闲场所。同时,航站楼内商业设施将通过大数据手段实现对旅客的现场实时监测、客流密度分析、进店率分析、热度分析、历史轨迹回塑、驻留时长分析等,从而实现精细化的数据驱动型机场商业经营规划。

机场作为特大型公共基础设施具有高排放、高能耗等特性,如首都机场T3航站楼目前作为全球最大的单体建筑,具有复杂的楼内空调制冷系统、变配电系统、照明系统、供热系统等。如何对各类资源和系统进行检测、控制、记录,实现分散节能控制和集中科学管理,为旅客提供良好的乘机环境,对智慧机场也犹为重要。这需要通过赛博物理系统(CPS),实现机场空间的动态化的温度、湿度控制,新风、回风、排风控制,制冷控制,低碳照明控制和噪声控制等,成为绿色智慧机场。而在机场的企业资源、人力资源等内部管理方面,先进的信息系统(如云计算架构的部署、各类中间件的灵活使用等)和“互联网+”的管理模式也将打造扁平化、高效化、可视化的智慧机场综合管理体系,从而实现机场资源与管理的最优化。(来源:中国航空新闻网 刘一)

Related posts

看今朝谁领风骚?2018安防趋势新品盘点TOP10

一潼

保障天府国际机场顺利开航投运 西部史上最大空域调整实施

一潼

直升机飞行安全隐患之——低空电线电缆

赵辛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