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市场分析

五年披荆斩棘 东航技术驶入发展“快车道”

每一个五年,都是对过去的回顾与总结。

每一个五年,都是对当下的决断与激励。

每一个五年,都是对未来的规划和憧憬。

对于企业来说,每一个五年的背后,是饱经风霜的历史进程,是攻坚克难的万众一心,是翘首以盼的康庄大道。从2014年到2019年,5年风雨,5年拼搏,5年巨变,东航机务一路披荆斩棘,在苦难中铸就辉煌,在困境中寻求突破,保持住了改革定力,在改革发展的道路上愈走愈稳,愈走愈快。

1.png

2014年12月7日,东方航空技术有限公司在上海举行揭牌仪式。

以“四化”推动发展,我们跨出转型“第一步”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2014年12月7日,东航技术终于“破茧而出”,正式确立了“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国际化发展”的“四化”战略目标。回溯东航技术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飞机维修基地”到2006年9月成立的“工程技术公司”,再到如今“技术公司”,东航技术正通过一次次的努力和变革,向世人展示“破茧而出 化蛹为蝶”的成长过程。

2010年5月,东航、上航机务系统完成整合;2011年7月,东上机务系统上海地区维修资源完成深入整合;2014年7月,东航、中货航机务系统完成整合。通过维修资源持续深入的整合,东航技术的维修规模已初步形成,但这只是东航技术长远发展走出的第一步。随着国内外MRO市场的日趋成熟,东航技术坚持以“集中管理、权责明晰、统一控制、指令维修”为指导方针,全力提升维修硬实力、建立文化软实力,努力打造市场核心竞争力。从2014年1月“一证多地”到2019年8月“十证合一”,从2014年11月首获EASA维修许可到2019年11月首家在大兴机场获得EASA航线维修资质,五年来,东航技术不仅完善了公司维修能力的网络化布局,更是吹响了公司开拓全球民航航空器维修市场的号角,标志着东航技术向着“四化”战略目标跨出了坚实的一步。

2.png

东航技术3D打印设备与成品

五年来,从曾经保障东航内部机务需求的东航工程技术公司,到如今面向国内外机务维修市场、自主开拓各方业务的供应商,统筹业务布局、推动公司整体发展,发力科技创新、打造自主知识产权,强化三方合作、挖掘维修市场潜力,通过已经取得的EASA、FAA等证件,东航技术不断拓展退租检、国际客户大修和航线、机身、附件等第三方市场维修业务。目前,东航技术已拥有中国民航CAAC、DMDOR,美国FAA、欧洲EASA、新加坡CAAS,以及泰国、马来西亚、埃及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维修证照,为超过70家航空公司提供维修服务,拥有达美航空、汉莎航空、新加坡航空、法荷航、全日空等近百家国内外客户,真正成为东航新的价值创造中心。

五年来,东航技术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坚持以保障安全、服务人民为己任,先后顺利完成了全国两会、亚信峰会、青奥会、杭州G20峰会、进博会等多次重要保障工作和抗震救灾包机、朝觐包机、利比亚援非包机、西非“埃博拉”援助包机、多米尼克撤侨包机等重要航班保障任务。

以创新助力发展,我们跑出行业领先“加速度”

体制机制创新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前提和条件,体制不活、机制不顺,自主创新能力就不可能提高,更不可能实现跨越式提升。在改革创新的大环境下,东航技术深入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坚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夯实科技创新基础,全力打造科研创新平台,以科技创新带动生产力,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近五年来,东航技术已经为企业各项科研项目投入资金2200余万元,从机制上鼓励、支持科研人员的创新探索。五年间新增18项专利,还有30余项专利正在申请之中,其中相当数量走在了国内外同业前列,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3.png

东航技术飞机维修部MCC(维修控制中心)

东航技术科技创新“攻坚战”的第一枪就瞄准了企业成本这一难题。为解决航材零部件存货少、国外供应商供货时间过久等影响航班生产甚至有损旅客乘坐体验的问题,从2016年起,东航技术成立了增材制造实验室,选用合适的阻燃打印材料进行3D打印生产。小桌板、书报架、座椅脚踏、电子飞行包支架、起落架安全销插销收纳盒等单次更换数量少、需求难以预估、通过供应商订货处理相对不便的零部件,通过适航认证审定后,已走进了东航飞机的客舱和驾驶舱,为公司节省了沉重的采购和库存成本。如今,东航技术的3D打印,既满足了市场需求,更牢牢握住了自主知识产权–两项打印材料的国家专利,自主开发的3D打印机也正在申请专利。

体制机制变革带来的改革红利,不仅体现在成本控制上,还激发了公司自身系统创新动力。随着自身大数据应用的不断成熟,东航技术已经开始自主创新,开发相应的程序对空调系统、引气系统、发动机滑油系统、驾驶舱等重要系统进行参数监控,同时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设定适用东航机队的各项指标参数。其中,针对空调引气系统的报文系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通过空调引气报文系统,东航技术实现了优化飞机航线调配,强化计划性拆换,一方面加强了空调引气系统技术余度的利用,降低了成本,有效解决了“欠”与“过”的问题,另一方面利用计划性拆换大幅度减少空调引气系统的突发故障。现如今的东航机队,因空调问题产生的旅客投诉较过去已下降了80%,效果十分显著。

想要真正做到创新能力“自主”,仅仅停留在现有技术上是完全不够的,还必须拥有“超前思维”。“预测维修”研发就是东航技术的一块“试金石”,其核心要义是通过合理收集分析数据、摸准故障背后的零部件性能下降趋势,实现有效预警,从而让维修和零部件更换的周期、关口,从提示故障时,设法移到故障之前。目前涉及驾驶舱氧气瓶、客舱空调、客舱引气、飞机前缘缝翼/后缘襟翼收放、飞机电子舱蒙皮出口活门等部件,在这些部件上,以往需要在故障出现后才能排故的情况,如今大幅下降一半以上,有的部件甚至已基本全面实现了通过精准“预测”,让维修走在故障之前。

4.png

党员放行人员进行宣誓

超前的维修思维和良好的体制机制,使东航技术逐步占据着航空维修市场的第一梯队。东航技术正全力抓住核心技术创新这个“牛鼻子”,树立问题导向意识、以人为本理念、人才第一思想,最大限度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革命性,推动建立竞争公平、制度完善、机制科学的创新体系,切实把机制的活力转化为创新的动力、发展的生命力,多措并举形成自主可控、安全稳定的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开拓新客户,不断提升公司在MRO市场的占有率,牢牢掌握改革的主动权和主导权。

以人才引领发展,我们激活企业前行“原动力”

人才是“四化”目标实现的保证,对人才的培养是“四化”目标实现的支柱。随着民航业的快速发展和公司新机型的不断引进,东航技术先后建立了A320neo、A350、B737MAX、B777、B787等多种机型的培训资质和培训能力,着力提升一线维修人才队伍素质能力,为公司内部和外部培养了大批航空专业维修技术人员,为公司机队乃至全国民航业安全飞行、高效运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考虑到国内第三方机型维修培训市场需求,五年来,东航技术积极开拓第三方培训市场,三方客户从20家增至49家,涵盖了中国民航大学、上海波音航空改造维修工程有限公司、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航空院校与航空公司,为东航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品牌效应。

同时,东航技术重点围绕班组长、中高层、后备人才这三方面制定了转型发展的培训规划方案。早在2015年,就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班组长课程体系,从“生产控制”、“安全质量”、“管理技巧”、“领导能力”四个维度出发,切实有效推进班组长能力素质的提升。结合公司战略目标与中高层领导能力发展需求,先后举办多期管理大讲堂,邀请国内知名MRO企业分享交流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方法,以管理人员能力提升为驱动,不断推进公司深化改革。此外,东航技术借鉴股份公司的“燕翼翔鹰”人才培养计划,就不同管理岗位要求分层分类建立“1271”后备管理人员储备库,打造专业性人才队伍,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基层党建工作是我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保证人才队伍稳定,确保公司长稳发展的关键支撑点。为解决公司基层存在无党员班组的情况,近年来,东航技术党委以东航技术北京分公司为试点,坚持推行“党小组+班组”的“双细胞”工作模式。模式通过将党小组建在班组上,同步提升党小组和班组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力求一加一大于二的倍增效应,进一步夯实党建“前沿阵地”、激活基层组织“神经末梢”,构建党员队伍与班组长队伍双轨运行的发展态势,实现党员与班组长在业务和党性上的双提升。

作为增长技艺和人才培养的摇篮,东航技术主动对接社会发展需求,大力推进“党建+人才”工作,积极培养德技双馨人才,以党建为引领,激活了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推动东航技术在改革发展的“快车道”上稳步前行。

只有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勇于探索实践、善于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党建工作质量,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总要求,才能确保公司安全平稳运行,向着“四化”转型发展目标砥砺前行。站在五年的时间节点上,让我们铭记东航技术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立足当下,展望未来,不断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进取”的机务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入推进国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向着“世界一流,亚太领先的MRO企业”这一伟大愿景不断迈进。

来源:中国民航网,通讯员:尹曦、马桢仁

Related posts

西南空管局全力保障天府机场顺利投运

一潼

曼谷—天津航班5名旅客核酸检测呈阳性 面临熔断风险

一潼

哈佛大学研究:远程会议不能替代商务出行

一潼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