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市场分析 市场分析

民航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优化改进的必要性分析

民航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民航行业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文化会受到行业文化、公司文化、专业文化(如飞行员、机务、乘务、地服等)以及代际差异的影响。随着行业进步、企业发展,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优化改进已是必然。

1、民航行业安全文化建设改进的必然

民航已进入“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和多领域民航强国建设开局起步的第一个五年。民航安全文化建设也将以此为契机不断改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紧密结合行业实际,努力构建以当代民航精神为核心的中国民航文化价值体系,增强民航文化软实力,为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提供厚重文化支撑和强大精神动力。民航行业安全文化对航空运输企业安全文化具有辐射和同化功能,是航空运输企业安全文化的背景场,以企业安全生产的实践为实现途径,传递和体现安全文化,影响着航空运输企业安全文化的安全理念、安全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企业安全文化不仅是行业安全文化的复制和传导,也是民航行业安全文化的拓展、发扬和实践。是检验民航行业安全文化的试金石,并在某种程度上带动民航行业安全文化持续演进。企业在行业安全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企业文化,拓展升华为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安全文化,将民航行业安全文化要求明确为安全工作重点、细化措施,具体通过手册、安全文化制度或方案、价值引导(如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禁止什么)、教育培训、行为规范和案例警示等形式综合体现,形成更有利于企业安全生产部门吸收和消化的安全理念和行为准则,产生更加明显的影响。

2、新时代民航安全从业人员文化代际更迭的必然

60、70后是在改革开放前出生、成长的一代,在民航经历多年摸爬滚打,不少人已是民航的主要管理者,是民航安全文化建设的领导者;80后赶上中国民航跨越式大发展的黄金机遇,行业规模、从业人数迅速扩大,基本成长为独挡一面的中层或基层管理人员或业务骨干,是民航安全文化建设的执行推进者;90后入职以后遇上民航业稳步发展,在较为成熟的工作环境下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是民航安全文化建设的践行者。00后最大的才22岁,正赶上民航业在疫情冲击下巨幅亏损、行业规模压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技能的提升,是民航安全文化建设的学习者。80、90、00后是民航的被管理者,是改革开放后出生、成长的一代。代际差异客观存在于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以人的思想意志为转移。从安全文化角度而言,代际差异同样客观存在于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且这种差异从各个角度影响着安全文化建设的成效。

根据群体动力学理论,群体对个人的工作态度、价值观等具有显著的影响力。民航安全文化建设的对象是民航安全从业人员这一群体。针对这一大群体,可以根据群体的结构(如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以及群体的年龄层次进一步细分成小群体。同年龄层次的群体因其成长时的环境大致相同,在安全理念、安全价值观的认同上更容易达成一致。高层管理者与中基层管理者以及员工由于代际的差异影响着其对组织安全文化的理解、认同、配合和归属。80、90、00后不同于60、70后“工作即是生活”,更倾向于工作和生活分开,践行“开心工作、快乐生活”,他们有对安全的价值判断、有强烈的法制意识、有得到应有尊重的渴望,在工作中追求公平和公正,讲求实效、实惠、实用,不喜欢假大空、命令式、说教式、拐弯抹角式的工作方式,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恶痛绝。因此,新时代的民航安全文化建设必须在尊重他们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代际差异,并从代际差异视角分析当前民航代际特征,有利于树立并践行安全理念、安全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有助于优化新时代民航安全文化建设,确保安全目标实现。

代际差异对安全文化建设固然有一定影响,但不要夸大这种影响,也不要掩盖其多样性,更不要忽视代际间的安全思想、安全理念、安全价值观也在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新时代的民航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60、70后的管理者需要在安全文化的适应性和一致性上下功夫,科学地构建组织管理层级和搭建人才梯队,建立民主沟通渠道,注重80、90、00后的参与性激励、团队凝聚力塑造,注重安全文化的潜移默化,最终实现不同代际对新时代民航安全文化的总体认同,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为安全绩效水平持续提升输出源源不断的动力。

3、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不断完善的必然

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不但是对行业安全文化的传承,也是企业文化精髓的反应。企业安全文化属于企业文化特有的一部分,是体现企业个性化实现和持续发展的基石,是企业管理者的承诺与远景,通过教育、宣传、奖惩、创建安全氛围等手段,不断提高员工安全修养,改进其安全意识和行为,促使员工从被动执行转变成主动自觉行动,实现从“要我遵章守纪”转变成“我要遵章守纪”,从“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我能安全”“我会安全”。不同的企业因在机队规模、队伍结构、组织架构等方面的差异,必然形成不同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但企业无论规模大小,都有共同的安全目标:坚持安全第一,杜绝发生航空运输事故,保证人员生命财产安全,避免企业重大损失。

民航安全文化反映的是一个行业的安全文明程度,具体到企业就是客观映射企业自身的安全管理成熟程度,彼此间相辅相承、循环联通、互为促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效果好坏,反映出企业安全管理的现状、不足及持续改进的方向,有助于帮助企业完善安全管理体系,有助于形成良好安全文化氛围,有助于杜绝“三违”,有助于隐患治理与风险防范,有助于做到“三不伤害”,真正落实“三个敬畏”,促进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和健康发展。

来源:中国民航网,作者:刘良浩、王清晨,民航安全文化专家组成员,单位:顺丰航空

Related posts

飞机落地的时候,为什么不是落的越轻说明机长技术越好?

一潼

国际航协:“新冠”对航空业打击远超“非典”,亚太航司客运损失或将超470亿美元

一潼

李克强主持召开会议 审议通过《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

赵辛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