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市场分析

王晓鸿:大型机场运营筹备的重点工作

2008年3月被冠以“迟到的21世纪航站楼”希思罗机场5号航站楼投运之初因为行李系统、停车系统及安检系统等一些列问题而陷入混乱状态。1998年香港机场投运当天也发生航班数据丢失、行李分拣中断、登机桥监控闸门失灵……运营筹备是衔接工程建设与正式运行的关键环节,目的是按时顺利平稳开航、确保安全便捷、实现业务管理模式平稳转型。

1、运营筹备模式的界定

长水模式:老机场停运是新机场投运的条件,运行筹备工作量大、转场难度高、时间短、系统风险高。青岛胶东机场、香港新机场和厦门新机场属于该模式。

大兴模式:一市两场,老机场正常运行,航空公司转场可以分期、分阶段转场可以大大降低运行风险。成都天府机场、浦东1期属于这种模式。

虹桥二期模式:新增跑道或航站楼资源,涉及航空公司、飞行器的搬迁,大多扩建工程属于该模式。

对应不同模式,运行筹备工作内容也会不同。

2、运行管理模式

运行管理模式是机场运行和管理的总体原则和思路。机场规模的跃迁会带来管理方式的变化。小机场管理主体可以兼顾空侧和陆侧、楼内和楼外,硬件上不需过多依赖自动化和电子化的设施,大部分业务可由人工处理。大型机场地域广阔,系统复杂,管理难度类似城市管理,比较通行的方法是“区域化管理+专业化支持+oc平台”。区域化即将整个机场分为飞行区(航空器服务跑道、滑行道、机位、站坪区域)、航站区(旅客进出港服务的出发、候机与到达区域)、工作区(为机场配套服务的能源供应、道路、办公及生活服务区域)、货运区和机务区。专业化支持是为每个区域保障的能源、机电、安全护卫、消防/急救等服务部门。OC平台是指行使运行指挥、协调和资源管理的AOC(机场运行指挥中心)、TOC(航站区运行指挥中心)、OMC(外场设施管理中心)

机场的经营业务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机场核心业务,与空防安全和飞行安全密切相关的指挥、分配、检查、监控类任务,以及关键性的生产信息系统管理与开发业务等,机场必须自主完成,且要不断加强这方面的技术力量,提升运行管理水平,以确保飞行和空防安全。另一类是市场成熟的设施、设备的日常维护、检修业务,以及一些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业务,机场可以充分利用社会化的专业力量,进行业务外包。

随着智慧机场的建设深入,特别是新技术在机场的成熟应用必然带来运行模式和业务管理模式的巨大变化。

3、运行资源分配

机场生产运行资源主要是指航站楼、值机柜台、业务柜台、贵宾室、行李查询柜台、行李转盘、机桥位、机坪设备停放区等,资源的合理分配有助于航班保障安全经济、提高整体运行效率和经济收益、增强旅客体验。

贵宾室、值机柜台、售补票柜台、中转柜台、问询服务柜台、行李查询柜台、综合服务柜台、业务用房等资源分配是否合理,将直接关系到旅客服务流程是否顺畅和航空公司服务保障是否便捷。资源分配要尽可能满足航空公司需求、依据航班运营数据、合理布局航站楼旅客流程。

机位资源与航班生产保障流程紧密相关,必须严格按照《机场机场使用手册》,确保航空器符合机位停放规定和安全间距要求;有效使用近机位,单位时间保障停靠尽可能多的航班;遵循集中、就近、按需分配等原则,遵守正常航班先于不正常航班、大型航空器先于中小型航空器、国际航班于国内航班等优先规则。

4、机场使用手册等制度准备

运行筹备工作不仅有人员、设施设备、环境的准备,还应有指导、约束机场生产运行和经营管理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如机场使用手册、区域运行规则、系统设备管理、应急处置预案、生产作业标准等。

《机场使用手册》是《机场使用许可证》申请的必备文件,明确机场及设施运行标准,落实相关单位职责,制定具体实施措施,确保机场设施运行工作的规范、安全、有序,符合《运输机场使用许可规定》和《运输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规章标准要求。

飞行区运行规则是飞行区内生产保障人员必须熟知和遵守的基本规则,包括运行和管理的各类规定。航站区运行规则涵盖安全、服务、工程、系统等多方面的管理内容,是各类管理规定、重要运行管理方案、应急处置预案等制度的集合。设备系统运行管理方案涵盖设备系统的运行标准、管理范围、人员的配置和职责、操作规范、运行方案、应急预案等内容,是指导设备系统的日常操作、应急处置、维护保养、备件管理等的综合性管理文件。应急预案是机场运行管理制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确保机场在突发情况下保证旅客人身安全、保持机场降级运行的基础,分涉及航空器和不涉及航空器两类。生产作业标准是指导一线生产人员完成各项具体作业的规范性文件,规定各项作业的步骤、内容、方法、注意事项及标准,以实现标准化和规范化。

5、人员培训

技术成熟、经验丰富的运行管理人员队伍是机场能够顺利投用并平稳运行的根本保证。宜充分开展送出去、请进来、理论集合实操、演练结合比武等多种方式组织培训工作,建立健全培训考核机制,促使员工快速、扎实掌握业务技能,满足100%持证上岗的基本要求。没有查到机场开航需要上岗证的目录,下表是涉及的部分设备名录,机场正常运行需要解决下表设备的操作人员。

33.png

6、实物接收

实物移交和接收是工程建设部门和运营管理部门重要的工作交接点,标志着工程项目的管理责任由建设部门向运营管理部门的移交。机场开航准备项目划分为关键项目、必要项目和次要项目,可根据项目的特点确定分阶段接收的方案。关键项目是为确保航站楼正常和有效运行必不可少的项目,如航班信息显示系统、行李系统等;必要项目是这类设施设备必须在开航前具备但无需在开航之日百分百全部投入使用,包括基本的零售商店、餐厅、卫生间和公用电话等;次要项目是在开航运营时最好能够投入使用,比如艺术品、奢侈品商店和其他娱乐场所。

实物接收应具备的前提条件:1)已提供项目所属资产明细及合同明细清单;2)已完成工程项目的全部实物工程量,并通过工程竣工验收;3)各项整改要求已落实;4)供电、水、天然气、电话等的项目投入使用;5)已完成相关人员管理及操作等培训;6)建设管理部门已向项目管理单位提供必需的合同、图纸、使用说明书、操作手册等技术资料,移交运行操作的专用工具及备品备件等。

7、模拟演练

模拟运行和演练是通过组织全面、逼真的模拟运行和演练,对系统设备、运行流程、人员、功能设施等进行全方位的测试,以检验运行准备工作的质量,评估机场为航空器、旅客和其他相关人员提供服务保障的能力和效率,是全面检验机场是否具备投运条件的有效办法;组织开展模拟运行和演练的过程也是加快推进各项运行准备工作、促进各方进入运行状态的过程。

模拟运行的前提是已完成启用前的功能性检验、完成系统设备调试和联调、完成岗位培训和人员上岗、完成相关预案的制定、航空公同/联检单位/公安和商家等工作有序。模拟运行可以分为专项模拟运行、合成模拟运行和综合模拟运行三个阶段,专项模拟运行是功能设施和系统设备的单机调试、岗位人员到位及培训和内部应急预案的演练;合成模拟运行是在专项模拟运行的基础上通过相关旅客流程的模拟运行进行功能设施和系统设备的联动调试;综合模拟运行是在专项模拟、合成模拟基础上全面测试和评估航站区和飞行区,为航空器、旅客及其他相关人员提供服务保障的能力和效率。

模拟运行和演练可以分为飞行区综合演练、航站区综合模拟运行和各单位分项演练。1)飞行区综合演练围绕航空器运行保障而开展的实机实战演练,包括航空器滑行引导、航空器入位引导、廊桥靠撤操作、桥载设备(电源、空调等)对接、各种保障车辆对接、航油保障对接、空侧交通组织等内容。2)航站区综合模拟运行围绕旅客进港、出港、中转、自助值机、两舱旅客、航班延误、机组、两座航站楼间转乘等流程而开展的综合演练,不仅涉及航站楼内的各项服务流程和服务功能,而且还包括了陆侧交通中各类交通方式的连接。3)各单位分项演练围绕各系统设备、设施以及各项流程、运行管理方案,是飞行区综合演练和航站区综合模拟运行的基础。各单位根据职责和接收工作进度,需要制定分项演练计划,明确演练科目、目的、范围、形式、时间节点、场景设置等内容,以检验正常运行和应急突发故障两种状态下各系统设备、流程的运行能力。

8、转场

转场搬迁是运行准备的最后一项工作,由飞行区航空器转场和航站区各单位搬迁等组成,由于航站区搬迁工作可以在前期分批实施,航空器转场要实时执行。航站楼搬迁的前提条件包括1)多航站楼分工确定、2)航站楼内资源分配确定、3)停机位资源分配确定、4)航站楼竣工验收、5)航站楼行业验收、6)机场和搬迁单位人员培训完成、7)机场和搬迁单位设施设备接收、8)新航站楼开航日确定。

时任虹桥机场党委书记的王吉杰书记总结新机场转场的10项工作:

1)建立统一有力的转场协调指挥组织,明确各参与单位职责;

2)制定转场保障方案并不断完善,组织专家研究论证;

3)建立操作层的转场工作协调机制,熟悉并细化保障方案;

4)准备充足转场保障资源;

5)组织实施转场演练,开展“实机实地实物”测试;

6)组织转场相关培训,确保各类人员操作熟练;

7)细化工作责任至具体个人;

8)制定突发情况下应急处置预案;

9)开展转场宣传工作;

10)尽早确定航班计划,尽量争取充裕转场时间。

参考文献:

1.李德润主编,虹桥机场扩建工程运行准备,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2.贾锐军主编,机场运营准备和管理,中国民航出版社,2009

来源:民航基建,作者:王晓鸿

Related posts

搭建“互联网+”时代下的机场安防新平台

一潼

多地机场旅客吞吐量下降 行业增长现拐点?

一潼

民航空管2021年1月运行统计公报

一潼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