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大数据 实例应用 机场安防 解决方案

严守安全底线,提升中小机场安全保障能力 ——内蒙古机场集团公司安全质量部副经理乌海林

【中小机场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篇】6月20日-22日,民航机场安全(安保)论坛在昆明召开,内蒙古机场集团安全质量部副经理乌海林在论坛期间以“严守安全底线,提升中小机场安全保障能力”为主题发表主旨演讲。

1561971124734824.jpg

1561971124308830.jpg

乌海林从坚持依法合规运营、加大中小机场的资源投入,发展科技创新、强化信息化支撑,创新管控模式、提升保障能力三个方面介绍和分享了内蒙古机场集团在中小机场安全保障能力提升上的创新成功经验和作法。以下为全部内容,仅供参考: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东西狭长,十分适合发展航空运输。

1561970869825142.png

目前内蒙古机场集团已经投入运行的机场共21个,其中干线机场1个,支线机场13个,通勤机场3个,通用机场4个。

1561970889822818.png

2018年,共完成旅客吞吐量2240万人,保障运输起降21.4万架次,运营航线394条。21个机场有直接隶属管理关系的9个,托管12个机场。

众所周知,中小机场是我国民航安全管理体系的薄弱环节,虽然中小机场的运行规模小,但安全责任不小;中小机场复杂程度低,但安全压力不低,在我们管理的机场中,有20个机场属于中小机场,如何管理好它,提高它的安全保障能力,确保安全平稳可控,始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在此我就内蒙古机场集团提升中小机场安全保障能力的做法向大家做一个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坚持依法合规运营,加大中小机场的资源投入

1、增加岗位编制。

为严格管控运输保障能力与运输生产发展的匹配性,近年来,集团公司不断加大向中小机场的人力资源投入。2017年,为适应公安体制改革,提高应急救援管理能力,在所有支线机场增设了空防和应急救援助理岗位28个;2018年在充分调研评估的基础上,集团公司为14个支线机场在管制、安检、消防等岗位增加一线岗位编制198个,为落实机坪空管规章要求,选派46人参加民航局主办的“管制+1”培训,增加机务人员储备78名。2019年,为加强基层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对所有支线机场在安保等一线保障部门新增管理岗位编制30余名。

随着这些人员岗位的到位,既满足了民航标准规章的要求,也提高了运行安全效率。

2、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

一是固定资产投资。集团公司依据民航规章,结合各机场运输生产发展的趋势,编制空管设施、安全保卫设施、应急救援设施三年规划等专项规划,并将专项规划的内容列入到集团公司“十三五”固定资产投资规划当中,做好项目储备。

二是在固定资产资金落实方面,积极与民航局、地区管理局争取民航发展基金,充分利用民航发展基金的返还部分,将投资向中小机场倾斜,我们加强与自治区和各盟市政府的沟通协调,积极向政府建立改扩建工程,提高中小机场综合保障能力。

三是加大安全投入方面,自实施“十三五”计划三年以来,集团公司共安排各类安全生产类投入9.58亿元,集中购置了除冰雪、消防救援、机务保障等一批短缺的运行保障设施设备,在中小机场实施了多个飞行区、航站楼改扩建项目,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运行保障压力。

二、发展科技创新、强化信息化支撑

1561970921439453.png

一是自主研发了智能生产运行系统,为提高中小机场生产运行信息化水平。

内蒙古机场集团历经三年多时间成功研发出智能生产运行系统,包括航班动态管理、指挥调度管理、排班管理等多个功能漠盖,覆盖了运行指挥、配餐、机务、油料等航班保障单位,具有生产制作自动化、数字化信息传递、保障任务自动开发、保障节点自动采集、异常事件记录等功能,实现了机场运行保障工作的自动化、数字化管理。

1561970942743426.png

该系统相继在呼和浩特、包头、呼伦贝尔等机场投入使用以后,极大的改善了中小机场的运行保障效率和信息化水平,同时也降低了安全风险。我们这套系统得到了民航局华北局还有兄弟单位的高度关注,并且在这两年局方领导多次前往调研。

1561970955603841.png

2017年8月,民航局冯局长调研智能生产系统,今年民航局董副局长调研智能生产系统。

二是创新安全管理工具。

1561970972583473.png

内蒙古机场集团结合多年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经验,自主研发了安全质量管理系统,并在2017年正式上线运行。该系统转变了传统的安全管理手段,实现了安全信息管理、安全风险管理、资质管理、应急救援管理、安全文件管理、安全绩效管理、监察管理、问题管理、任务管理等主要管理要素的信息,逐步实现以大数据驱动、以安全绩效为标准的集团内部安全管控信息平台,实现了执行和监测的可视化。

1561970985951519.png

该系统利用信息化手段对相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判,将不易理解的安全管理理解翻译成具体的职责和任务,一线员工不用学习安全管理的体系知识,之要按照系统的要求规范操作,就是在落实安全管理要求。该系统的上线使用初步实现了安全管理用数据说话、靠数据预警、凭数据决策,有效的促进了安全管理体系在中小机场的落地,显著提升了内蒙古机场集团安全管理信息化水平和管理效果,成为对中小机场实施安全管理的有效工具和有力抓手。

1561971002256773.png

1561971002581865.png

启用航站楼实名制核验系统。积极与机场公安厅共同推动了机场航站楼入口实名制核验机制,2016年在呼和浩特首先使用,成为首家在入口实名制核验的机场,目前已经在呼和浩特、包头、一连浩特、二连浩特等9个支线机场相继安装。

1561971030470475.png

系统投入三年多来,共抓获公安追逃人员82名,有效震慑了违法分子,为成员机场筑起了第一道反恐屏障。

三、创新管控模式,提升保障能力

1、试点中心机场建设。

近几年,自治区内支线机场、中性机场、通用机场数量增加,这些机场大都建在经济欠发达、地处偏远的地方,如何在这些地方留住关键岗位人员,日益成为中小机场运行保障的难题。为此自2017年起,集团公司启动了中心机场建设试点工作,各盟市的中心机场由集团公司直接管理,中心机场与其他盟市支线机场实行一体化管理,关键岗位的人员编制放在中心机场,再轮流派到支线机场工作,以解决关键岗位人员的储备和使用问题。既储备了专业技术人才,稳定了专业人员队伍,同时也使中小机场的保障能力有了保证。

2、全面开展岗位资质能力建设。自2011年开始,陆续在运输、安检、管制、空保等12个岗位开展资质能力建设,针对每个岗位下发了相应的资格准入管理办法。一线人员上岗前,在取得局方鉴定证书后,还要取得集团公司办法的岗位资格准入证书,为确保资质能力质量。岗位资格准入由集团公司自主编写教材,指派教员统一培训,统一考试,集中阅卷、公布成绩,对成员机场的员工开展岗位资质能力的认证工作,对于考试不能通过的,采取退出高端岗位或给予绩效处罚的机制,引导和推动员工主动学习业务知识,努力改变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经过几年的坚持,有效的提高了中小机场员工的业务能力。2017年以来,集团公司将岗位资质能力的范围由12个扩大到45个,按照资质能力建设实施的路线图和推进计划,我们将在2019年实现所有岗位资质能力建设全覆盖。

1561971091109431.jpg

1561971091673377.jpg

3、完善培训体系建设。近年来集团公司先后完成了特种车辆培训基地、机务航向培训平台、气象培训基地等建设,为中小机场专业人员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4、创新开展对中小机场的安全工作系统梳理。由于中小机场运行规模小、管理经验少,存在对安全管理体系理解不深、安全主体责任和领导责任落实不到位、体系文件不合理、实用性差等问题,为扭转中小机场的安全管理能力和运行保障能力不足的问题,2017年起,集团公司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并依据安全管理体系评价模型,每年选取几个机场,全面下沉到中小机场去,创造性的开展安全工作系统梳理。

这个工作梳理有别于一般的考核或者调研评价,对发现的问题不做任何处罚,而是主动和中小机场一起深入查找制约机场安全发展的深层次、系统性问题。

在梳理过程中,通过与公司领导班子开展及时、良性的互动和安全管理理念的碰撞,以实事求是、直面问题、充分研讨的方式开展工作。

梳理工作完成以后,集团公司编制、下发梳理工作报告,对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办,有效推动了中小机场在安全管理理念、方法和措施方面的转变。

两年多来,通过梳理,各中小机场领导班子的体系思维和体系管理方式趋于完善,安全职责分工更加趋于合理,更能体现“三管三必须”安全工作要求,显著增强了中小机场安全管理的主动性。

以上是内蒙古机场集团在提升中小机场安全保障能力的一些具体做法,在总结工作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与国内兄弟单位存在的差距,今后,我们将持续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坚守安全底线,深化“三基”建设,不断提升中小机场的安全保障能力。

谢谢大家!

Related posts

“3·21”事故搜救核心区现场目击

一潼

关于停止排灯“逆光问题”的解决方案——大兴机场建设运行启示

一潼

新疆机场集团全域管控中心项目

一潼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