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市场分析 智慧机场 热点透析 系统集成

浅议机场飞行区智慧运行管理和共享服务经济的应用

摘要:多跑道多航站楼运行模式下,传统单一保障模式已很难适应生产需求。通过新技术和新应用对传统安全运行管理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和全链条的改造已成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必要手段和方式。本文以无动力设备的智能管理和智慧出行为例,对以飞行区智慧运行管理为基础的共享服务经济做简要探讨。

飞行区主要指为保证飞机安全起降的区域,其范围主要包括机场跑道、升降带、跑道端安全区、停止道、净空道、滑行道、机坪以及排水系统、其他土面区、周边安防系统、巡场路等区域和系统。其中,航空器活动区(特别是停机坪)为飞行区的核心区域,承担着航空器维修和保障等重要职能。其中涉及的单位众多,包括机场、空管、航空公司、油料、地服和物流等,且隶属不同的管理单元。这些管理单元虽存在于航班保障作业中同一公司的不同环节或不同公司的相同环节,但归根结底是在飞行区范围内依照相似的作业标准或流程,使用同属性的设备。基于一定的相同条件,以共享理念打破组织边界和单位局限,将部分资源融合,通过增强管理手段和科技应用,提高区域内闲置资源的使用率、连接、信息和流动性,实现最优匹配,并以“互联网+”和大数据为辅助,对资源利用率做进一步研究,以期发挥更大的作用。笔者借以无动力设备管理及智慧出行为例,浅谈共享理念在飞行智慧运行管理中的应用。

一、无动力设备智慧共享平台

无动力设备作业在航班地面保障作业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目前,国内4F以上机场至少拥有6000台以上无动力设备。大量的无动力设备群涉及到投入资金、日常维护、停放资源等一系列问题。以昆明机场为例,机坪上无动力设备的配置方法根据各航司机位保障区域和长期人工经验进行配置,没有经过科学的计算,易造成资源配备不均,产生要么因配置数量过多,占用机坪上的设备摆放空间并造成资源拥堵和浪费;要么配置数量过少,出现不能及时调用设备而影响保障作业顺利进行的现象。此外,众多单位在设备投入使用后,日常维护管理相对滞后,最常见的便是设备摆放区域不规范。例如,工作人员在设备使用完毕后未将其归还至“设备摆放区域”内,造成设备混乱摆放;部分工作人员不按照要求锁紧支撑脚、放置轮挡和安装系流链条,导致设备存在被大风吹走的风险等(如图1)。其次,由于航班保障对设备种类和数量的要求,航空公司往往最大限度对设备进行投放,过量的设备带来巨大的资金成本。这些都是由于无共享渠道造成的设备冗余和闲置。最后,设备所属公司没有统一的管理标准,也未制定可靠的维保方案,导致设备故障率逐年递增,许多老旧残损设备带病作业,存在极高的安全隐患。

1556070974333849.png

1556070974642869.png

1556070975289271.png

图1  无动力设备摆放部分现状图

无动力设备的管理上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从设备产权单位来看,各类无动力设备制造标准存在差异,若单位的业务对象为多种机型,购置全套设备会造成采购费用较高,日常维护管理也需一定的人力成本;从设备使用单位来看,随意摆放导致的管理混乱,导致员工对设备使用的满意度降低,远距离拖移、设备故障等情况成为家常便饭;从设备管理单位来看,由于大部分无动力设备开放式摆放,虽有产权,但也存在各单位自行相互借用的情况,这就会引起安全归还不到位或发生事故发生后查找直接责任人困难等问题,且机坪宽阔,各公司设备投放即便倾尽全力也不能尽如人意,却占用了机场方的大量机坪地面资源和人力管理;从设备制造单位上看,由于无统一制造标准,设备的维修无法得到有效保证。 

因此,如何科学管理飞行区域内的无动力设备,降低安全隐患成为了现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就同类型闲置资源这一属性,笔者认为以共享理念带入无动力设备整体管理,即机坪内无动力设备的引进、投放和日常维护等交由一方独立负责管理,所有需使用此类设备的单位通过合作消费或协同消费,达到使用权共享。管理方依靠设备固定端和移动设备,利用设备资源可视化、GPS、用户体验评价系统等网络技术手段,整合机坪内闲散设备,从而实现“物尽其用”和“按需分配”的资源最优配置,再根据设备使用的区域、单位、时间、频率等对整个机坪运行在无动力设备保障方面进行分析。于此,通过安全管控、设备共享和“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实现以下目标:

1、采用智能化平台对机场飞行区域内无动力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2、利用大数据分析和规划内场设备摆放区域的设备配备比例和种类;

3、采用信息化智能平台将各类管理规定和规范落实到日常工作中;

4、采用电子身份标签和智能化管理平台对内场无动力设备进行全寿命周期管理。

其次,需要根据设备和人员梳理管控的重点及模式。设备管理方面,针对机场飞行区域内所有无动力设备,建立覆盖设备制造、入场、使用和报废全的寿命周期管理,并结合大数据分析提高设备使用率。人员管理上,主要侧重于人员权限和操作规范。另外,针对标准制定,需实现设备制造工艺标准,飞行区域内设备固定和摆放标准,制定设备使用、维护和巡场标准三个标准的统一化。这部分工作可以通过搭建由无动力设备、管理平台和移动端三个部分联合组成的无动力管理智能平台实现(如图2和图3)。

1556071383538180.png

图2  无动力设备智能管理平台设想图

1556071397462903.png

图3  无动力设备智能管理功能流程图

搭建完成后,无动力设备智能管理平台建设主要致力于实现以下几个目标:

1、第一,实现精准定位,即通过技术手段对人与设备进行管理,及时反应设备异常情况,将异常情况反馈到设备主管单位;

2、第二,规范区域,利用大数据分析设备摆放位中的设备数量,合理利用机坪资源,将机坪中设备摆放减少到最低,设备使用效率提高到最高,减少场内安全隐患;

3、第三,降低成本,利用数据监控场内设备的使用状况,通过大数据分析提供科学管理方式降低管理成本,通过制定统一标准化的制造工艺降低设备制造成本,通过严格的系统设备管理体系降低设备使用成本;

4、第四,设备制造标准化,即利用大数据分析得出设备的维修,报废周期,监控设备从制造到报废的完整生命周期,通过数据分析,计算设备制造标准,并建立无动力设备统一制造标准。

二、飞行区智慧出行计划

通过对无动力设备智能管理的分析不难看出,多元化地面保障体系资源重置较多,造成了资源的虚耗和浪费;另一方面,由于各个保障主体的高峰期不同,保障资源可能面临短缺,造成运行品质降低等问题。因此,飞行区智慧运行管理不单单是信息化的运用,更是“互联网+大数据”与机场生产运行的有机融合,其本质是创新与共享。

如前文所述,共享是飞行区智慧运行管理理念的重要组成,其搭建的平台越大,影响人群越广,其发挥的能量则更大。若说无动力设备共享的受用群体主要为一些机务公司,那么飞行区智慧出行则可把所有飞行区内的工作人员整合为一个用户群体,是智慧机场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项目,是飞行区共享经济理念的集中体现。笔者参考昆明长水国际机场相关实际,以“智慧出行”为研究对象,就飞行区共享经济理念做探讨。

飞机的过站作业集中在一个停机坪上进行。众多的人员和设施设备在有限的时间和范围内作业使得原本宽敞的停机坪变成一个非常复杂而有限的区域。另外,飞机的作业保障涉及包括机场、航空公司、航油、航食、机务、地服、物流等在内的多个部门、不同类型的保障车辆和相关人员。由于人员和车辆的归属问题,作业流程及沟通环节繁杂。进一步提升机场机坪车辆运行效率,有效降低机坪作业车辆运行风险,切实提升车辆服务品质,实现机场机坪车辆“集约化运行管理”,满足飞行区工作人员出行需要,打造共享经济理念,这就是“智慧出行”的初衷。

机组车辆保障是航班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之一,其服务和效率也是各航司机组人员较为看重的用户体验。为此,各航司为做好机组车辆保障工作,在人力物力方面投入巨大,但事实上大部分航空公司的机组车辆利用率相对较低。接送不匹配、任务前后的空车几率较高、调配不及时造成机组等待等一系列问题屡见不鲜。这一是资源浪费,二是效率较低,三是服务水平跟不上。机场可组织第三方公司进行机组出行专属服务项目,对各航空公司机组进行预约或固定接送。该方案依托机场自身业务保障能力及资源优势,优化配置各保障单位间的业务资源,以达到减少机坪保障主体,降低航空公司机坪运行风险,提升机组保障能力及服务品质的目的;同时,该方案降低了航空公司对于车辆的购置、驾驶人员的录用及管理等方面的需求,实现机场、航空公司和地服公司三方的“集约化管理”,推广难度较小,值得深入推广。

另一方面,结合技术优化实现机坪工作人员智慧出行。对于各驻场单位而言,工作人员在飞行区内上下班及工作期间临时摆渡是一个重要的后勤保障工作,也关系到每位员工的切身利益。目前,全国各大机场均由各单位自身提供驾驶员和车辆来保障员工出行。然而,随着业务量增加,单位车辆在保障人员出行和航班保障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员工的大部分出行需求得不到满足。同时,零散的车辆接送难免造成资源浪费,加大机坪交通运行压力,提升运行风险。

看似一个简单的摆渡问题,却因出行风险、运行效率、资金成本、员工利益四大因素,可以说是创建智慧机场必经之路。昆明机场在理念上已先行一步,初期对机组车和员工摆渡车两方面合并为机场智慧出行项目。依托共享经济思维,引入第三方力量,推出“机组管家”和机坪工作人员智慧出行服务,代理各航司机组接送任务,提供准时准点精确定制、延长服务里程直达目的地等服务和以“高峰时段定时定约发车,其余正常时段提前预约”的2种方式解决所有在飞行区内工作的人员出行需求。这不仅能实现集约资源,减少单位负担,减轻机坪交通运行压力,同时为员工提供个性化优质服务,提升机场总体服务质量。目前,机场飞行区管理委员从工作类型、上下班时间、通行道口等方面着手,投放专项问卷调查,回收的894份有效问卷显示,超过半数以上的被调查者对该项目表示欢迎;一些出行需要目前尚未得到满足的员工更是强烈要求尽快落实。笔者认为,新事物的推广需要一定周期,机场已预计在2018年年底起试运行,届时可根据试运行期间采集的数据对智慧出行系统再进行调整改进;也可以通过车辆跑起来,让员工们真实体验到共享经济的便利与快捷,便于下一步正式推广。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无论是航空公司机组还是广大飞行区工作人员,对智慧出行均有强烈的需求。但目前此项业务在全国各大机场尚属空白,谁能率先探索,就必将在创新时代抢占先机。特别是飞行区智慧出行,体现的是智慧共享理念,也是践行绿色发展思维的有效之举。应融入绿色节能降耗措施,例如使用电动车,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充电桩等等。

当前,国内各大机场均采用多航站楼、多跑道运行模式。随着中国民航的迅猛发展,三跑道、四跑道乃至更多跑道必将成为常态。飞行区规模在不断扩大,运营成本必将随之增加,管理难度也必将随之加大,单一的保障主体力量将日趋薄弱,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合作理念必将成为飞行区运营合作的宗旨。以智慧出行为代表的共享经济理念必将落地实践。在飞行区共享经济试点完成后,可将该服务进一步推广至统一的摆渡车和除冰雪等资源的共享管理。通过机场搭建资源共享调度平台,多家地服共同参与合作,在保证服务品质和效率的同时,实现地面保障资源最大化。

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民航高质量发展不是一句空话,其本质上离不开先进的理念和手段。以飞行区智慧运行管理为基础,打造飞行区共享经济的理念必将成为民航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抓手,最终实现以科技助力民航转型升级,加速推进民航强国梦战略落地。

作者:却建昆

工作单位:云南机场集团昆明长水机场

来源:四型机场

Related posts

电动垂直起降载人飞行器需要什么样的超降平台?

一潼

长春机场完成视频融合系统迁移云平台工作

一潼

小飞机“零件装反”害死飞行员 起飞狂摇2分钟坠毁

一潼

Leave a Comment